• 001 程亚西
  • 002 崔智润
  • 003 杜丰余
  • 004 贺思凯
  • 005 洪升稀
  • 006 李惠仁
  • 007 李思
  • 008 廖文宇
  • 009 孙婧瑶
  • 010 唐靓
  • 011 吴慧怡
  • 012 张冬雨
  • 013 张菁菁
  • 014 张甜意
  • 015 周弈君
  • 016 韩中阳
  • 017 洪贺敬
  • 018 焦丽贤
  • 019 陆晓彤
  • 020 鹿文馨
  • 021 缪骁腾
  • 022 潘梦笛
  • 023 于超
  • 024 陈冉勃
  • 025 陈思琪
  • 026 陈元
  • 027 董雅慧
  • 028 谷成芳
  • 029 何坦轩
  • 030 何杨一
  • 031 洪周延
  • 032 黄炜俊
  • 033 姜静蕊
  • 034 蒋震
  • 035 李郁
  • 036 李智慧
  • 037 芦青
  • 038 朴相赫
  • 039 赛艾伦
  • 040 沈源远
  • 041 涂雨琦
  • 042 王正阳
  • 043 王梓伊
  • 044 谢铠阳
  • 045 徐程慧圆
  • 046 徐天奕
  • 047 颜炳宇
  • 048 张钰倩
  • 049 周梦琪
  • 050 朱静怡
  • 051 庄子辰
  • 052 陈田秋涛
  • 053 侯帅
  • 054 赖雪休
  • 055 李倢姝
  • 056 李英恩
  • 057 刘洋
  • 058 陶格如勒
  • 059 王彬章
  • 060 王润熙
  • 061 姚瑶
  • 062 张清鹏
  • 063 郑好善
  • 064 高宇天
  • 065 郭嘉翌
  • 066 李素姐
  • 067 柳景珉
  • 068 刘孝龙
  • 069 杨格
  • 070 臧晨
  • 071 郭海纳
  • 072 史德兰
  • 073 王西子
  • 074 王一
  • 075 赵彤彤
  • 076 周冰洁
  • 077 毕绿
  • 078 郭蕊
  • 079 侯婧怡
  • 080 李远鑫
  • 081 乔茜
  • 082 杨柳青
  • 083 赵瑞熙
  • 084 郑瑞萦
  • 085 包含
  • 086 陈颖
  • 087 段娜
  • 088 吉宣映
  • 089 刘释语
  • 090 吕彦君
  • 091 田甜
  • 092 王柳川
  • 093 陈冠旭
  • 094 崔潆方
  • 095 樊金易
  • 096 郭胜男
  • 097 国梦婷
  • 098 韩素娜
  • 099 侯振龙
  • 100 吉文军
  • 101 贾倩
  • 102 冷鹏
  • 103 李鹏飞
  • 104 李欣健
  • 105 李雪婷
  • 106 李元荣
  • 107 李卓颖
  • 108 刘心晧
  • 109 彭博
  • 110 孙磊
  • 111 孙逊
  • 112 王梦
  • 113 许多
  • 114 杨慈航
  • 115 杨林达
  • 116 杨盼
  • 117 于婧
  • 118 张广通
  • 119 张婧娴
  • 120 张湘莲
  • 121 郑毅烨
  • 122 朱蕴
  • 123 高洋
  • 124 郭春昕
  • 125 马彭彬
  • 126 毛思宇
  • 127 朴垠柱
  • 128 曲艺
  • 129 夏博洋
  • 130 俞惠善
  • 131 禹敏智
  • 132 张巧曦
  • 133 庄琛
  • 134 冯学洲
  • 135 高鑫
  • 136 郝帅锜
  • 137 李剑
  • 138 李乐乐
  • 139 梁甜
  • 140 盛杰
  • 141 吴明锡
  • 142 杨佳成
  • 143 尹慧婷
  • 144 于宝春
  • 145 张亚婷
  • 146 张卓
  • 147 郑惠莲
  • 148 朱天鸿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迈向天堂,我们直奔地狱。
狄更斯《双城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许恰当地映现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设计处境。
一个充满生机、朝气蓬勃的设计产业,一个几十万学子的巨大设计教育产业,一个“中国梦”的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设计师大量制造垃圾的年代,一个不尊重设计的设计文化现状,一个不可预测的迷茫的就业环境,一个为人诟病的浪费无数青年光阴的教育模式。我们正努力去证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去印证在最坏的年代有最好的机会,这有赖于设计学院教育的开拓、示范与引领。
通过基础课程开拓创新思维;通过专业课程强化设计技能;通过中国文化课程播种下民族文化的种子;通过设计实践过程使学生增强社会介入与干预的能力;通过跨文化课程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通过与生产机构的协作,使学生成为技术与观念的先锋;敏锐、探究、责任、干预,设计是我们的生活与生产,设计是我们对这个时代的回应。148 名本科生的毕业作品记录并展现了他们在美院学习的过程及结果。让我们看到年轻的梦想、智慧与追求,让我们对他们的未来充满期待,让我们对中国的设计发展充满希望。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王敏
001 我们判断一件东西的价值是基于哪些方面呢? 002“你渴望美吗?”这是一个令人焦虑的问题吗?003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004 如果行为只是虚幻,那什么是真实?005 如何从常见的物品中找到创作灵感?006 当西方的美与东方的美合在一起时的效果是?007 在现实与梦境,真实与虚幻交织的大网中,我们该如何抓住交汇点?008 在相对的两种状态中紧张和放松,有限和无限如何保持平衡?009 如何以玫瑰为主进行首饰的有机材料实验的探索?010 传统花丝工艺如何与现代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材料相结合?011 首饰之美不仅仅是目的,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过程?012 永远做个菜鸟?013 怎样的红色才能最具有可读性?014 编织是否是一门靠手记忆的技艺?015 何时设计师的主观生活状态与生活节奏能主导成熟的商业首饰作品?016 怎样实现离开人体且具有一定空间的服装造型?017 创意和商品之间是什么?018 自求我道,何从何去?019 如何做到兼顾所有的设计的思维过程?020 现代芭蕾和时尚的关系是?021 设计能够做什么,又应该做什么?022 是否可以通过对功能性物品的控制表达隐喻的情感信息?023 通过细节的处理可以完成风格的转变吗?024 人类获取能量的过程是否会消耗更多的能量?025 时间在我们快节奏的生活中悄然流逝,那么健康都去哪了?026 如何让漆器走入现代中国人的生活?027 你更担心的是Doing the things right 还是Doing the right things?028 怎样从精神方面来满足人们对家具的需求?029 在设计中我们是应该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030 过程和结果,究竟是哪个能够使人们感受到快乐与成就?031 有限的办公环境里怎样为工作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032 为什么喝茶不能像喝咖啡那样在年轻人中流行?033 如何用家具去表达情感?034 我们能否传承悠久的书写文化,并将传统的手写方式与现代媒介结合?035 我们应该与人分享什么?036 如果,使用者能自己决定包的大小,你觉得怎么样?037 如何使中国的传统元素与现代产品更好的结合?038IT 技术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方便的生活?039 如何用 看似平凡的方式解决平凡人的需求?040 如何让“ 家”成为儿童的“游乐园”?041 如何将新媒体艺术语言和城市家具相结合?042 作品存在的时间与空间有什么联系?043 没有存在感的物件同样具有设计的价值与存在的价值?044 鬼,可怕吗?045 你会为死亡而设计吗?046 如何将传统工艺从草创- 繁荣- 衰亡的发展规律逃离,末央而思其衰,衰而思其兴?047 怎么让使用者利用平衡而感受“平衡”?048 怎样通过产品设计让老年人感受到情感上的慰藉,而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上的满足?049 传统常见的材料如何才能够持续不断地给人新鲜感?050 三维,你读得懂吗?051 如何让作品依赖于光的变化?052 什么样的照片才算是好照片?053 我除了做艺术还能干什么?054 真正可以使我认同,表现我的存在的事物,该是什么?055 记忆的藏与露?056 如何将自己融入到生活中?057 我们面对的毕业是结束还是开始?058 如何恰到好处地把形式和内容结合到一起,而不让观者仅仅看到形式或不知所云?059 当你拥有了大量的信息后,你怎么对这些进行整合,发掘出你自己的感受,并且使部分之和大于总体之和?060 创作是制造美梦或破坏美梦?061 对于曾经所爱,但离我而去的人,我怀念什么?062 如何面对在创作过程中最困难的抉择?063 摄影能引起参观者的重视吗?064 你是活在过去的现在,还是曾经的未来?065 你想体验安全舒适的太空旅行吗?066 一百年后有可能性的交通工具是什么?067 一百年后你的车是什么样的?068 该如何面对百年后的交通工具?069 倘若交通等来了一个坏未来?070 这个世界会好么?071 如何让留学生与中国朋友们彼此能有相互理解沟通的机会?072 如何用图像叙事去展现细节和想象?073 如何通过“亲情重制”让我们重新审视亲情?074 如何将英语作文的学习体验作为项目的开始?075 如何寻求不同技术和专业的跨领域?076 如何用设计解决问题?077 如何通过超链接的词汇索引手法产生出非线性的阅读方式?如何用关键词来代言?078 秘密背后所隐藏的真相是否值得我们去追究?079 设计如何用新的视觉语言呈现?080 图像如何作为一种关系存在?081 如何从经验中衍生另一个自我?082“误读”在当代是否已经作为一种叙事方式?083 怎么安全找到对我比较合适的陌生人?084 如何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的社会关系,成为一名观察者?085 怎样让人们从设计中得到共鸣?086 用几何分析从中国古籍中提取版面设计方法的可行性?087 符号为了什么?088 有自信没自信是怎样的肢体语言?089 如何通过视觉设计,突破地域的壁垒,进行方言的记录设计?090 记忆如何视觉化?091 以信息碎片的拼贴方式架构整体的信息体系,可否引发人们对视觉传达的反思?092 感性设计题材的创作同样需要理性的设计思维吗?093 俗吗?094 交互设计展示方式如何进行情感化表达?095 艺术造诣和情商,哪个才是艺术家社会价值的关键?096 设计是一种对研究方向的探索过程?097 影像转描方法是否应被现在的动画软件所取代?098 无思维的支配里我们的心里真的会有自由意志吗?099 如何把握好娱乐性与文化的严谨性之间的平衡?100 做一个完整的好片子容易吗?101 人人都会自卑吗?102 想要让一个游戏脱颖而出,可以通过美术特效也可以通过新颖的玩法上成功,这二者何搭配或选择?103纪录片剪辑中导演拿捏不当的主观性会不会成为纪录片的灵魂杀手?104 动效设计的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性?105 未来的交互设计是商业化趋势,还是更多的以服务人们生活为趋势?106 怎么让韩国留学生能够更简单方便地找到关于中国的美院信息?107 梦境是对下意识的情绪的妥协与对抗,在这梦里,所有人都能通过心中的童真实现梦想吗?108 校园类APP 如何被师生所接受并被广泛使用?109 如何用交互设计应用程序来提示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110 如何用独立电影阐述边缘人群?111 未来的种子总是深埋在过去?112 同人作品比原创作品更受追捧,是否会引发抄袭事件?113 设计师在设计上所构想的都是技术可实现的吗?114 如何在移动媒体端的交互设计中使用动画?115 事情永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不是吗?116 基于“关系”,是否愿意给我3分钟?117 交互如何能有诗意,言之有物,引人反思?118 线上与线下对接的时候,后台是否能够保证用户的线上需求呢?119 如何让玩家一上来明白游戏的目标?120 数字化时代里,我们终究丢失了什么?121 能成为一位独当一面的游戏制作人吗?122 为什么所有人认为看不懂的问题才是高端?123 花可以有事理人情吗?124 高情感的设计作品如何引起观赏者的共鸣?125 是故事本身,还是故事之外?126 平面设计做了什么?能做什么?127 视觉“符号”可以和观者答成共识?128 怎样找到自己对人生大问题的小小答案?129 网络环境下如何强调人的意识?130 我的作品如何带给大家和我相同的感动?131 香菜的味道是什么?132 你愿意相信生活的本身就是一个最美的童话么?133 是好还是坏?134 如何应对日益膨胀的物质社会与心理压力?135 没有神的山海经会是怎样的?136 绘画与设计的关系是什么?137 如何让不会字体设计的人参与设计、改变设计?138 假如有一天物欲消失,又将出现什么去替代?139 简单平面图形符号的约束力边缘如何界定?140 如何透过表情符号解读情绪?141 公益广告怎么给大家利益?142“异类”的文化,会体现怎样的生活、牵动怎样的艺术?143 如何建立情绪与行为的联系?144 如何使笛子的声音与视觉在当下语境很恰当地结合?145 我的“衣橱“是这样的,你的呢?146 一个简单的行为能给我们的情绪带来怎样的改变?147 设计师在制作作品时如果遇到技术上的困难如何解决?148 如何用平面语言展示私密情感 ?
148 个毕业生:“作为一位国际著名的设计教育者,您如何理解今天设计学科、设计学院以及设计
教育的目标与方向?”(来自国际各个学院教育者以视频发言的方式回答/阐述了自己的独特理解。)

Error loading player:
No playable sources found

001[首饰设计中银材质的价值初探] 002[Tense Beauty] 003[浅谈首饰的表象与肢体语言和行为在首饰中的应用] 004[首饰中关于心理学现象的创作与心理学原理在首饰创作中的应用]005[扣子与艺术] 006[应用洛可可风格的派对首饰研究] 007[论首饰的文学性概括] 008[从个人首饰创作体验浅谈香道精神] 009[如何以“玫瑰、打散、重塑”三个词语为材料进行首饰创作的探索] 010[点翠工艺在当代艺术首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011[首饰的审美与自我意识] 012[给首饰一个开关] 013[红色在首饰中的情感表达] 014[留住指尖上的温度] 015[浅谈首饰设计中生活状态和节奏的作用] 016[服装造型中的立体空间设计研究] 017[规则中的不规则] 018[论用服装语言演绎现代化水墨文化] 019[关于中性服饰] 020[芭蕾名伶与时尚 021[微时尚的设计] 022[折纸元素映射出的实验性时装设计] 023[表里不一] 024[能量的利用] 025[拉伸运动产品设计] 026[婚房家具的新探索] 027[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个性化”设计思路] 028[浅谈家居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 029[对于文字在材料与空间中状态的研究] 030[关于产品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的设计初探] 031[Kidult in Office] 032[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年轻化] 033[基于女性产品设计的相关论述] 034[浅析中国文化精神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035[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036[中国传统民间染艺术研究与现代产品上的再创作方案] 037[传统宣纸加工工艺与现代产品加工方式的结合] 038[数码时代的简单生活] 039[基于中国派件员工作现状的创新产品设计] 040[浅谈互动性设计在儿童家具中的应用] 041[川流] 042[绿色设计] 043[浅谈正负形在设计中的广义认知与运用] 044[基于中国鬼怪文化产品设计的相关论述] 045[为死亡而设计] 046[水火既济] 047[潜意识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048[老有所依] 049[革木相和] 050[阅读障碍与视觉设计的表现形式] 051[有关光与展示照明设计的相关论述] 052[他者的目光] 053[合成的瞬间] 054[论手机摄影的影响] 055[超现实主义摄影的视觉元素分析] 056[关于人内心世界照片的研究] 057[纯粹的视界] 058[流逝空间] 059[关于永昌堡现象的思考] 060[通过蜷川实花解论当代时尚摄影中的色彩应用] 061[浅谈光在人像摄影中的表意性] 062[涅磐重生] 063[背影承载的历史] 064[未来水下生活方式推进两栖交通工具衍生的探索] 065[未来私人航天的探讨] 066[一百年后陆空共用的交通工具设计] 067[环境变化对汽车影响的研究] 068[汽车设计中的五感设计] 069[未来环境下的交通工具发展趋势] 070[城市是谁的城市,汽车是谁的汽车,未来我们用什么方式出行] 071[为有效传达报纸信息的编辑设计的相关研究] 072[当代平面语境下的视觉叙事] 073[亲情重制] 074[应试教育背景下讨论儿童知觉与视觉表现] 075[从视觉转向视觉的价值]076[七弦引] 077[街头视觉词汇] 078[视觉传达中的文字与图像] 079[关于隐秘情感的几种时刻] 080[社交媒体的图像景观] 081[经验的再生力量] 082[误读作为一种阅读]  083[陌生人效应和编排的交流设计] 084[汉字笔划与建筑表达] 085[“手写字”在现代设计中新呈现的探讨] 086[以《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为范本的比例研究与应用] 087[符号化的社会生活] 088[自信的相关肢体语言论述] 089[社会性别在视觉传达中的体现] 090[浅析分形理论在编织品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091[信息碎片化在视觉传达领域的探讨] 092[感性设计题材中的理性表达] 093[浅谈俗语文化在ipad 上的展现与表达] 094[浅谈交互设计中展示方式的情感化表达] 095[动画产业与个人规划全分析] 096[智能设备在物联网浪潮中的应用探索] 097[浅谈2D 动画中影像转描技术的作用与影响] 098[何事生,无人知] 099[浅谈智能化设计] 100[三维动画的画面风格效果新探索] 101[自言自语] 102[浅谈游戏打击感的来源与实现] 103[关于记录片的剪辑] 104[浅谈动效设计在移动互联网产品中的使用] 105[浅析人类自然行为在交互设计中的研究] 106[为传达信息的网站设计] 107[民间故事改编动画剧本的创作体会] 108[V-CAFA校园移动客户端设计] 109[健康管理与显示屏互动的交互设计] 110[用独立电影的方式阐述边缘人群] 111[浅谈二维动画元素与实拍影像的结合与应用] 112[以日本三国游戏为例探索同人作品的创作方法] 113[留学互动平台在互联网的跨媒体应用] 114[情感化设计在移动终端应用设计中的探讨] 115[从互联网信息收集浅谈用户体验] 116[影像的虚拟空间和现实事件] 117[基于听障者的交互感官体验] 118[浅谈不同领域设计的结构和价值] 119[浅谈多结局游戏的类型及设计理念] 120[社会化阅读影响下的交互设计初探] 121[从射击游戏试分析开发者应如何选择游戏平台和操控方式] 122[浅谈毕业设计《面具》的创作思想和过程] 123[设计符号角度中的花] 124[浅谈艺术与视觉语言传达研究] 125[浅谈中冰不同地域文化对纺织纹样的影响] 126[极权主义是政治的美学] 127[关于象形 图表现的研究] 128[无图有真相] 129[网络视觉符号在虚拟、现实及设计领域的表达与应用] 130[关于韩国专辑封面设计的发展方向的研究] 131[中韩企业CI 设计过程研究] 132[生活本是最美的童话] 133[社会消费景观下的感情营销] 134[基于周边漂移错觉体系压力缓释方式探究] 135[YI 神话]136[探寻家庭成员中性格特征及艺术表现的风格定位] 137[基于中国姓氏起源在文字设计中的表达] 138[微观世界与平面视觉的讨论] 139[乌合之众 ] 140[情绪的五官解析] 141[公益广告有效的传达方法] 142[异类设计] 143[关于量化自我的信息可视化研究] 144[视觉传达中的跨界表达] 145[论禅宗文化在质朴设计中的运用] 146[特定行为下产生的声音与视 觉对情绪的影响] 147[Interactive Design 与时间的表达] 148[交互与艺术表达的延伸]
没有找到相关数据
  • 001
  • 002
  • 003
  • 004
  • 005
  • 006
  • 007
  • 008
  • 009
  • 010
  • 011
  • 012
  • 013
  • 014
  • 015
  • 016
  • 017
  • 018
  • 019
  • 020
  • 021
  • 022
  • 023
  • 024
  • 025
  • 026
  • 027
  • 028
  • 029
  • 030
  • 031
  • 032
  • 033
  • 034
  • 035
  • 036
  • 037
  • 038
  • 039
  • 040
  • 041
  • 042
  • 043
  • 044
  • 045
  • 046
  • 047
  • 048
  • 049
  • 050
  • 051
  • 052
  • 053
  • 054
  • 055
  • 056
  • 057
  • 058
  • 059
  • 060
  • 061
  • 062
  • 063
  • 064
  • 065
  • 066
  • 067
  • 068
  • 069
  • 070
  • 071
  • 072
  • 073
  • 074
  • 075
  • 076
  • 077
  • 078
  • 079
  • 080
  • 081
  • 082
  • 083
  • 084
  • 085
  • 086
  • 087
  • 088
  • 089
  • 090
  • 091
  • 092
  • 093
  • 094
  • 095
  • 096
  • 097
  • 098
  • 0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001

程亚西 /[银/Silver]

钻石与石墨,同为碳单质,却不论从感官还是价值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引发了我对首饰价值的思考。借此研究在首饰设计中最基本的材料−银,探索在同一载体上的极端视觉呈现,结合廉价的车花工艺,制作出不同于普适价值观的首饰。

参考书目:《太极》朱铭

请输入1-148之间的数字

051

092

091

090

089

088

087

086

085

084

083

082

081

080

079

078

077

076

075

074

073

072

071

070

069

068

067

066

065

064

063

062

061

060

059

058

057

056

055

054

053

050

049

048

047

046

045

044

043

042

041

040

039

038

037

036

035

034

033

032

031

030

029

028

027

026

025

024

023

022

021

020

019

093

094

095

096

018

097

098

017

099

100

016

101

102

015

103

014

104

013

105

106

107

012

108

011

109

010

110

009

111

008

112

007

113

006

114

115

005

116

004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003

123

002

124

139

143

001

148

052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40

141

142

144

145

146

147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七号楼
展览时间:2014 年6 月3 日/ 周二/8:30 至6 月13 日/ 周五/17:30
开幕时间:2014 年6 月3 日/ 周二/20:00


最好的时代:2014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本科毕业作品展,展览空间设置在中央美术学院七号楼设计大楼,从B1 层延续到F8 层。借助可循环使用的、模块化的展墙与展台,展览设置了一个嵌入设计大楼的临时性“美术馆”,以期用不断延伸的“展线”创造更大的展示空间。欢迎您前来参观!